
牙齦發炎是一種常見的口腔問題,主要由牙菌斑和細菌感染引起。若未及時處理,可能會變成牙周病,甚至導致牙齒鬆動或脫落。因此,了解牙齦發炎的症狀與原因,並及早採取預防措施至關重要,現在就來一起了解牙齦發炎的症狀和原因吧!
牙齦發炎的常見症狀
- 牙齦變暗紅色:因為牙齦長期發炎造成血液循環不良,而造成牙齦從粉紅色變成暗紅色,並引發牙齦紅、腫、痛。
- 刷牙時牙齦出血:牙齦變得敏感,輕微刺激就容易出血。
- 牙齦疼痛或不適:進食、咬合時可能感到疼痛,甚至出現壓痛感。
- 口腔有異味:細菌增生可能導致口腔有異味,難以改善。
- 膿腫或出血:按壓牙齦時,牙齦不正常腫痛感,甚至流膿或是出血,這代表已經發炎一段時間囉!
牙齦發炎的主要原因
- 牙菌斑與牙結石堆積:牙菌斑是引起牙齦發炎的主要因素,若未及時清潔,會硬化成牙結石,進一步刺激牙齦,導致發炎和感染。
- 不良口腔衛生習慣:沒有定期刷牙、使用牙線,或刷牙方式不當,容易導致細菌滋生,增加牙齦發炎的風險。
- 蛀牙或根尖感染:未治療的蛀牙可能影響牙齦組織,引發發炎,甚至進一步感染牙髓。
- 牙齦外傷或刺激:刷牙過於用力、牙線使用不當、食物卡住牙齦、配戴不合適的牙套或假牙,可能導致牙齦損傷並引發發炎。
- 免疫系統低下:壓力過大、睡眠不足、糖尿病等健康問題,可能降低身體抵抗力,使牙齦更容易發炎。
- 荷爾蒙變化:青春期、懷孕、更年期因為荷爾蒙改變,讓牙齦軟組織增生,可能會導致牙齦更敏感,增加發炎的風險。
- 抽菸與喝酒:抽菸喝酒會降低牙齦的自我修復能力,增加發炎與牙周病的風險。
- 藥物影響:某些藥物(如降血壓藥、抗癲癇藥、避孕藥)可能導致牙齦腫脹或增生,影響口腔健康。
- 長期缺乏維生素C:我們的身體無法自行合成維生素C,而牙齦和皮膚都需要維生素C來促進膠原蛋白的合成,所以長期缺乏維生素C會增加牙齦發炎的風險喔!
如何預防牙齦發炎?
✅ 保持良好口腔衛生:每天刷牙至少兩次,搭配使用牙線,有效清除牙菌斑。
✅ 定期洗牙:建議每 6 個月定期洗牙一次,以去除牙結石和細菌。
✅ 均衡飲食:攝取富含維生素 C、鈣質的食物,增強牙齦健康。
✅ 避免抽菸與過量飲酒:這些不良習慣會降低牙齦修復能力,增加發炎風險。牙齦發炎該怎麼辦?
如果牙齦已經發炎,可以透過以下方法舒緩症狀:
🔹 立即諮詢專業醫師
🔹 服用消炎藥(需經醫師指示):如有嚴重疼痛或感染,可依醫師建議服用藥物。🔹 避免刺激性食物:辛辣、酸性或過熱的食物可能加重牙齦不適。
牙齦是口腔健康的重要基礎,若您有持續性的牙齦腫痛或發炎,歡迎來三井牙科做諮詢,避免病情惡化!🦷💡
牙周影響的不只是健康:
牙周病怎麼治療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