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麼情況需要根管治療?

 

簡弘勛醫師說明根管治療主要針對牙髓(牙神經)損傷或感染的情況,常見的原因包括:

1. 蛀牙過深

   當蛀牙進一步侵蝕到牙髓時,可能會引發劇烈疼痛或感染。

2. 牙齒外傷

   嚴重的外傷,例如摔倒或撞擊,可能導致牙齒斷裂,進而影響牙髓健康。

3.長期牙齦疾病

   牙齦疾病若未及時治療,感染可能會擴散到牙根和牙髓腔。

 

早期診斷很重要!當你出現牙痛、牙齦腫脹或對冷熱特別敏感時,可能是需要根管治療的徵兆。

根管治療會不會痛?什麼情況下醫師不施打麻藥?

疼痛是許多患者對根管治療的最大擔憂,導致很多人有牙痛的狀況卻遲遲不敢就醫,但是簡弘勛醫師表示在治療過程中,醫師會使用局部麻醉,確保患者幾乎感受不到疼痛。患者可能僅在麻醉施打時感覺輕微的不適。



 

雖然大部分治療都會使用麻藥,但有時某些特殊情況下可能不需要:

1. 牙髓完全壞死: 如果牙髓已失去感覺,麻醉可能不再必要。

 

2. 最後一次根管封填:在神經血管已經清乾淨後,牙齒已經失去痛覺了,這時候是可以不用施打麻藥的。

無論如何,醫師會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作出專業評估,確保治療過程儘可能舒適。



 

為什麼根管治療需要分次完成?

雖然某些簡單的病例可以一次完成,但多數情況下,根管治療需要分2-3次完成,原因如下:

 

1. 徹底清理感染:

   根管內的細菌需要多次消毒才能完全去除,確保治療徹底。

 

2. 評估恢復情況:

   每次治療間隔允許醫師觀察感染是否改善,避免過早封閉導致問題復發。

 

3. 降低併發症風險: 

   分次治療能更有效控制疼痛與腫脹,減少後續問題。


 

根管治療完成後就好了嗎?

 

完成根管治療只是第一步,後續的保護與保養至關重要。由於治療後的牙齒已經失去神經供應,會變得較脆弱,因此需要進一步的措施來加強牙齒結構。

 

1. 安裝牙套:

   治療後的牙齒容易因咬合力而斷裂,安裝牙套能有效分散壓力,保護牙齒結構。

 

2. 定期回診:

   需要定期檢查治療效果及牙齒狀況,及早發現並處理潛在問題。

不戴牙套的風險:若治療後的牙齒未進行適當保護,可能導致牙齒裂開或崩解,最終只能選擇植牙或其他修復方式,費用更高且過程複雜。


 

如何保護完成根管治療的牙齒?

注意飲食

避免咬硬物(如冰塊、堅果等),以降低牙齒斷裂的風險。

保持口腔清潔

每天使用牙刷、牙線徹底清潔,防止細菌滋生。
 

定期檢查

每半年到牙科進行檢查,確保牙齒及牙套的狀況良好。

簡弘勛醫師再次呼籲大眾,發現牙齒上任何的問題都應該及早尋求牙醫的評估,以制定適當的治療計畫。
若您有任何智齒、牙痛的相關問題,歡迎您到巨蛋三井牙醫診所做諮詢,簡弘勛醫師是一位溫柔且認真的牙醫師,深受患者們的信任及推薦!細心的照顧著每一位患者的牙齒健康。
 
關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