懷孕期間荷爾蒙變化,導致口腔環境變化及敏感,使得細菌在口腔內更容易生長關係,造成孕婦在懷孕期間發生牙齦及牙齒的感染狀況,例如,牙齦出血、腫脹、牙周病以及蛀牙等問題,若處理不當可能會提高胎兒早產或出生體重低的可能性。
所以說我們這麼重視孕婦的口腔問題並非毫無道理:
►懷孕初期噁心嘔吐:

懷孕初期常有反胃和吐酸水狀況,又很難堅持做到每次餐後都刷牙,沒有更加注意牙齒的清潔,清潔不徹底,細菌在口腔大量滋生,自然容易引起口腔問題。
►懷孕激素變化:

懷孕時,由於激素變化,牙齒可能會產生充血、血管增生、牙肉變薄以及對細菌的抵抗力減弱等問題,這些會造成牙齦充血或牙齦腫脹,甚至導致牙齦發炎的問題。
►飲食習慣會變化:

懷孕後孕婦變得愛吃酸或愛吃甜,而且比較容易餓,因此進食的量和次數明顯增加,口腔經常處於酸性狀態,對牙齒的腐蝕會比平常更嚴重。

若懷孕看牙醫之前,我該注意什麼?

(1.) 先讓牙醫師知道你懷孕的事情。

(2.) 提前了解藥物的使用是否對母體及胎兒安全,通常牙醫師會跟據孕婦目前的身體狀況,以及是否有藥物在服用的情況,嚴格評估過後,才會給處方用藥。

(3.) 了解 X 光以及麻醉藥物的使用:根據國外文獻研究,麻藥和x光對孕婦與小孩是安全的,雖說一般牙科的X光的輻射都是屬於非游離輻射,但診所通常都會盡量少拍,所以無需太過擔心。

懷孕期間牙齒治療最佳時機?


>第一階段(0-4月):懷孕初期,只能做一般治療(例:洗牙)與緊急處理,因為胎兒剛成形不久還未穩定,需等婦產科醫生確認穩定後,再進行其他必要性牙科治療。

>第二階段(5-7月):當胎兒狀況相對較穩定後,此時可做一些必要性牙科治療(例:補牙、假牙、根管治療、拔牙、局部麻醉等),才不會造成胎兒有任何高風險的危機。

>第三階段(8月-出生):孕婦在看診時會有仰臥低血壓或不適的情況,建議只能做一般治療與緊急處理,避免胎兒發生意外。

該如何保護孕期時的口腔呢?


(1.) 定期口腔檢查,及時治療不拖延:健保現在給付孕婦每3個月可以洗牙一次,只要在掛號時攜帶孕婦手冊,即可享健保給付福利。
(2.) 需每餐飯後以及睡前勤刷牙,並搭配牙線或牙間刷,保持口腔衛生。
(3.) 均衡營養補充,誤大量攝取甜食及酸性食物,可以多吃些蛋白質、維生素A.D.C、鈣磷等。
(4.) 半年需一次牙刷,並選購軟毛刷,較不傷及牙齦造成流血。
 
孕婦能洗牙嗎?

✓ 健保現在給付孕婦每3個月可以洗牙一次,只要在掛號時攜帶孕婦手冊,即可享健保給付福利。
關閉